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单位新闻
闻令而动勇担当,排危除险暖民心

——履行技术支撑单位职责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4-07-29 20:55:31 点击次数:
  7月22日至24日,甘肃省陇南市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出现暴雨乃至大暴雨。强降雨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导致群众房屋、农田、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目前已造成陇南市9县(区)至少17.9万人受灾。
  风雨见本色,危难显担当。院党委闻令而动,充分履行技术支撑单位的职责使命,迅速组织陇南市徽县、成县及西和县项目驻地全体技术骨干力量投入到防汛减灾、排危除险的战斗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赞歌。
徽县:用专业技术,为平安汛期护航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市县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汛期安全防范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领域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3日,徽县自然资源局组织技术力量,兵分四路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副院长刘成龙带领我院吴景虎、胡泽龙、张瀛、李明、王博5名专业技术骨干,直奔受灾一线,对8个乡镇开展灾害排查。
  现场景象令人揪心。山体滑坡阻断了道路,泥石流冲垮了房屋,洪水淹没了农田……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同志们没有丝毫退缩,在自然资源部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指导组和省自然资源厅技术专家的领导下,迅速开展工作。
 在排查工作中,工作组首先对山区的斜坡、沟谷等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区域进行了重点排查。对于一些存在明显裂缝、变形的山体,技术人员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其位移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在河流沿岸,他们检查岸坡的稳定性,评估洪水对堤岸的冲刷影响。对于一些已经出现坍塌迹象的堤岸,及时记录、标记,为后续排查统计提供依据。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不仅注重发现问题,更注重解决问题,对于发现的小型隐患点,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过往群众注意安全;对于较大的隐患点,他们迅速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协助相关部门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成县:集结地勘力量,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7月26日,成县自然资源局下发通知,组织开展强降雨后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要求根据分级管理、属地管理、部门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雨后复查排查制度,以村庄、乡镇为单位,对人口密集区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进行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我院夏野萧、王恩泽加入工作组,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在陡峭的山坡上,在泥泞的道路上,在湍急的河流边,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专业检测设备,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山体的细微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他们时而驻足沉思,时而相互交流,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每一个疑点都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判断,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地的地质环境特点,建立了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进行精准的风险评估。经过马不停蹄地奋战,顺利完成了排查任务,为服务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有力贡献。
西和县:排查隐患保稳定,地勘尖兵在前沿
  西和县地处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会区域,属秦岭褶皱系地质构造,山高坡陡谷狭,地质构造复杂,是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此次强降雨过后,西和县自然资源局即刻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汛期各项工作,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再排查,尽最大努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院韩计锋同志作为技术支撑专家加入工作组,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除了实地排查,工作组还积极开展受灾群众避险搬迁及宣传教育工作。他们深入到村庄、学校、企业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地质灾害的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如何识别地质灾害的前兆,如何在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救互救。群众纷纷表示,通过他们的宣传,对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经过连续多日的奋战,我院作为徽县、成县、西和县的技术支撑单位,圆满完成了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工作组累计排查出隐患点185处,其中重大隐患点33处,提出治理建议20条,协助转移群众204人,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院广大技术骨干们用汗水和智慧,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行动和奉献,彰显了忠诚与使命。然而,汛期尚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我院全体干部职工将持续发扬地勘人的“三光荣”精神,继续坚守岗位,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加强对隐患点的监测和巡查,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为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吴景虎  审核:王晓军  监制: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