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单位新闻
情系本职,矢志担当

发布日期:2022-12-28 15:57:44 点击次数:
——兰州矿产勘查院中心实验室“三普”工作纪实
 
      时光走笔,岁月成章,秋去冬来,疫情依然伴随初冬,昔日热闹的单位大院也格外冷清,中心实验室的几个楼层却灯火通明。
      今年,我院中心实验室作为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承担了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甘肃省“三普”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和部分样品检测任务。土壤“三普”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专业性极强的科技任务,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耕地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承担这次“国字号”任务是对中心实验室一次全面考验,既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机会,也是对所有参与者、亲历者引以为豪的人生历练,更是彰显兰勘院人肩负使命担当的一次特殊经历。
      项目为主,目标导向,全力推进“三普”任务
      在土壤“三普”工作开展的关键时期,试点县和有盐碱普查任务的15个县、区陆续出现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工作进程。兰勘院院领导班子对“三普”项目特别重视,张朋定院长亲自组织专题会议,从关键破题,统筹解决三普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防疫与生产都非常吃紧的困难。党政办公室、安全科、设备材料科、物业公司、职工食堂等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全力保障“三普”工作。在院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在全院各部门和中心实验室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土壤“三普”项目按计划扎实有序地推进。
      本轮疫情前,中心实验室就满负荷运转。封闭管理前夕,当天在岗的多名检测人员都主动选择留下,接受闭环管理。王川主任迅速部署各项工作,电话一刻不停地协调解决疫情困难,争取做到特殊时期疫情防控不放松、实验室分析检测不停步、重点设备不停歇、三普项目不停滞,确保按预期目标如期完成“三普”任务。
      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时间紧,任务重。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行政人员,都以各种方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陈爱芳副主任和张景景副主任负责中心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工作。“三普”检测分析工作要处理和校核上万个数据,并且要做到每个数据都准确无误。她们虽是居家办公,但比在实验室还忙。陈爱芳副主任每天要远程给分析人员下派工作任务,还要完成当天的数据审核校对,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她们用自己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职业素养给大家做了榜样。这次“三普”任务紧急,陈爱芳临时接到通知去天水出差,顾不上安排家里事务便匆匆启程,照顾不上孩子,承担不了家庭义务,面对家人,她却只能满含歉意。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就必然少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而正是她的这种无私奉献、不计名利的拼搏精神,带领中心实验室工作团队不畏挑战,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陈尤和副主任负责的是非常重要的后勤工作。分析试剂及后勤物资的采购在疫情期间尤为困难。他不怕麻烦,在保证符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渠道沟通,保证了分析试剂、防护用品等重要物资的正常供应,确保分析检测工作不受影响。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反复叮嘱,督促大家按时做好核酸检测,在确保防护到位的前提下,让大家安全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陈尤和混管检测出现异常,在转去方舱隔离后,他每天仍坚持线上工作,统计工作人数,强调安全防护,上报职工用餐,全力做好后勤支撑,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主动探索高效落实
      “物流通畅的话,月底我们的任务就能按时完成。”在医院照顾爱人的罗继锋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罗继锋组长爱人住院,他在医院协调“三普”样品流转工作,开工作进度会,指导外业流转工作,分配流转任务,解决技术难题,完全把自己陪护的“本职”抛诸脑后。
      星光不问赶路人。项目伊始,罗继锋就研究技术规范、咨询专家,每日埋首在各种技术资料和指导视频中直到凌晨,熟悉各项标准和流程,主动探索了很多实用的软件和方法,简化了工作,提高了效率,使质量控制工作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各项工作进度高效有序推进。
      随着土壤“三普”样品流转的深入推进,他把自己总结的“接地气”和“有实效”的流转经验与兄弟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探讨和交流,同兄弟单位携手并肩、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三普”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把“三普”质量控制工作做得更精细、更到位,确保如期完成土壤“三普”试点任务。
      情系工作,爱岗奉献,用心坚守奋斗本色
      带上棉被,洗漱用品、几件衣物,组长吴永博就吃住在实验室了,他往往是实验室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每天下班都到晚上十二点以后了。20多天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检测人员,孩子还不到两岁,有人劝他该回家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单位。
      这轮疫情以来,大部分职工封控在家,吴永博担起重任,大事小事一肩挑,一下子兼任了好几个人的工作。上传下达重要事务,组织大家核酸检测,统计职工身体状况,督察实验生产安全,做好疫情防护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各项检测任务,仪器维修维护、项目样品收接。他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俨然成了实验室的中流砥柱。“习惯了这段时间的坚持”吴永博说。
      在实验室最关键的环节、最需要的地方,总会有他的身影。他总是承担着项目上繁琐细致、操作环节复杂且量大的工作,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自己保持严谨细致,全神贯注。在实验室里,他往往一忙就是连续四五个小时,缓一口气儿,喝点水,上个厕所,又一头扎进实验室。无论工作再忙再累,实验前后的他总是耐心细致地检查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和细微之处。脑子里都要把当天所有的工作过一遍才安心。 “现在是特殊时期,越忙、越累,越要用心,越是容不得半点差池。”他说,“留下来,就要解决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整个中心实验室,十几名分析检测人员都在坚守一线。
      肩担重任,争绽芳华,勇毅前行诠释担当
      11月以来,三普盐碱地普查工作完成时间迫近。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吃紧。此时,单位附近陆续封控,为了不让各个项目按下暂停键,中心实验室大多数女同志也干脆住进实验室,和任务“住”在一起。她们既有放下孩子的妈妈,也有刚入职的新成员。李淑琴、陈小英、黄登丽……她们拎着几件换洗衣物就从家往实验室赶。“容重样、地质样、土壤样、化探样分析……这些事我们都放心不下,只有我们离得近,符合条件,必须去。”她们这么说。
      土壤“三普”任务环环相扣,这项任务任何一个环节滞后就会影响全局。由于封闭管理,“三普”质控样管理和录入的工作全部压在了马妮一个人的身上。这几天气温变化较大,马妮出现了感冒症状,虽然核酸检测正常,但为了保证其他同志的安全,独自搬到五楼隔离。为使质量控制工作不拖进度,她顶着疫情期间身心的双重压力,坚持工作,单独办公。同事劝她把工作交给别人好好休息,她说:“质控样录入工作只有我熟悉,交给别人也不放心。”她在感冒发烧的情况下,带病坚持完成了质控样录入等工作。这次,马妮付出了很多,生病后也很坚强。院领导、安全科及实验室同志们都给了很多关怀和照顾,同事们帮忙搬东西,连网络,鲜军同志还专门送去了饺子。“这几天麻烦了好多人,也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现在正是需要齐心协力的时候,我会尽快恢复,不耽误工作。” 她说。王川主任时刻关心她的身体情况,事无巨细地叮嘱她补充蛋白,加强营养,指导她调节暖气,鼓励她说:“你是个聪慧、勇敢的姑娘,遇到困难要学会坚强,一定要注意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和她们一样在岗的还有部分住在家属院的女同事,也是起早贪黑地连续作业。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土壤“普查”任务。女职工们柔肩担重任,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七八天内,完成了三千多件容重样品的分析,她们不娇气、不服输,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她们的担当和责任。
      “院领导及各个部门对我们实验室都很关心,实验室的同志们都很友善敬业,特别是这次疫情坚守岗位的同志们,付出了很大努力,尽职尽责,值得大家尊重和学习。这次任务对我们大家都是一次考验。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王川主任说。
      披星戴月,鏖战风雨,事不避难创造速度
      11月19日省“三普”工作会议要求,要在11月23日前完成制备,11月30日完成所有项目检测。外业样品流转组时间紧,任务重,样品流转任务需要在天水、张掖和酒泉几个地方进行,疫情让外业流转组出行成为最大问题,也为此次出行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天水样品流转组一行,院领导通过多方协调申请了绿色通道,行程还算顺利。结果第二天因为所住酒店临时征用为隔离酒店,天水组三人在冬日凌晨的大街上寻找了两三个小时的住处。小插曲刚过,他们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每天从早晨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二点,三天内将将近两千件样品全部流转,如期完成了流转工作。
       张掖组一行,路途更远,接到符合出行要求的命令后就立即出发,深夜到达张掖高速路口,由于疫情排查原因,被困在车里过夜,第二天才到达隔离酒店。隔离期间他们仍在线上进行样品流转工作和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按期将张掖制备中心的样品全部流转完毕。
      晓见花开,春光四面,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真实的分析检测工作没有那么浪漫写意,科技工作者的生活也不是那般丰富多彩。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热情,要有“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专注,也要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坚持。
      经过全院上下齐心努力,土壤“三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心实验室如期完成了土壤“三普”阶段工作任务。期间,实验室的每一名团队成员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很多同志20多天没有回家,没有一个人因条件艰苦、时间长而抱怨和退缩。困难无法阻挡这个年轻向上的团队逆行的脚步,阻挡不住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大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彰显在了土壤普查工作中。
 


 
(姜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