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经营 > 地质勘查
河西纪行-任晓东书记一行赴河西野外一线调研慰问纪实

发布日期:2013-12-26 20:03:16 点击次数:

 image001.jpg

引子

在祖国的西北部,横亘着一条有西北斜向东南的绵延起伏的山脉,那就是祁连山。这里自然环境险恶,冰川地貌广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院地勘公司河西分公司的野外一线职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长年奉献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戈壁险滩。他们抵抗着炎炎烈日与酷暑,承受着高海拔低气压所带来的困苦,对抗着西北风,辛勤地工作在野外一线,为我院地质工作的再度辉煌,谱写着自己壮美的地质人生。

漫漫行程

七月十七日上午,由我院党委书记任晓东同志带队,院生产经营科科长戴红专、总工办主任卫治国、工会副主席李岸波等,组成院河西野外一线调研和慰问小组开赴河西。

任书记一行从兰州出发后,一路向西疾行。沿途的山川秀景在车窗外一闪即过,忽而突降的雨滴雾霭在山间空中盘旋缭绕,带来阵阵寒意。出甘肃,进青海,直奔河西;经酒泉,到玉门,直达石洞沟;转镜铁山的白石头滩,到高海拔的红石拉排。晓行夜宿,二千多公里的奔波,五天的疾行往返,圆满完成了调研及慰问工作计划。

image003.jpg

地质点撷英

十七日傍晚时分抵达酒泉。第二天早饭后直奔第一个慰问点——石洞沟。沿途但见危峰矗立,满目荒凉。河西的地貌给人的印象是如此的深刻,让人从心底里涌动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单调的色彩,强烈的日光,冰冷的疾风,稀缺的人气,一切似乎都凝固了,让人感觉不到多少生气。克服了路上的诸多困难,经过近四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石洞沟地质点。地质点的同志们兴高采烈地迎出门来。任书记与同志们一一亲切握手致意,嘘寒问暖。相视的目光中充满着关切,问候的话语中浸透着关怀,黧黑的脸庞上洋溢着微笑。手拉着手,步入房间,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促膝交谈。任书记首先就此行的主要工作作了说明,提出了工作要求。随后,李岸波代表工会送上慰问金,表达了院领导对长年奋斗在野外一线地质工作人员的由衷关怀。戴红专同志就我院野外地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作了详细阐述和诠释,并真心征求整理了野外同志们的意见。卫治国同志就野外的地质工作要点进行了质询、提出了要求。座谈会上,任书记认真听取了同志们的发言,在解答相关问题时,对有些尚需研究解决的困难和要求,认真地作了笔记。他还从工作、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同志们也畅所欲言,踊跃发言,会场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下午三时许,任书记一行离开石洞沟,奔赴祁青乡的白石头滩。到达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地质点的同志们与风尘仆仆赶到的任书记等人一一握手、热情致意,此间昼夜温差大,但寒意渐浓的夜空此时此刻氤氲着丝丝暖意。

翌日八时,任书记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并讲话。总工办、生产经营科、工会的负责同志依照各自不同的工作范围分别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座谈会上,任书记认真详细地听取了地勘河西分公司经理王金元同志的工作汇报。当听到河西地质找矿初显“战果”时,他脸上洋溢出无比喜悦的神情。他热情地鼓励大家要努力工作,为我院的地质找矿工作有所突破多做贡献。任书记语重心长地就野外一线同志们的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要求、征求了意见,尤其重点强调了野外地质作业和宿营地的安全防范工作。会后,任书记等人即刻启程,向此次河西之行的最后一个地质点——红石拉排——进发。

红石拉排是整个河西地质点中工作生活条件最艰苦的一个。这个地质点住地海拔3500多米,且住在自搭帐篷中,二十四小时离不开取暖火炉,做饭需要高压锅,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夜晚的照明也只能够发一小时的电)。漆黑的夜晚只有寒星冷月来陪伴。

沿着曲折起伏、遍布鹅暖石的便道一路颠簸跋涉,数小时后终于见到住地。在空旷辽远的苍穹下,三顶帐篷渐渐映入眼帘,周围几无它物。仨帐篷犹如仨兄弟伫立在旷野中,既显得苍凉和孤寂,又宣示着伟岸与坚毅!地质点的同志们涌上前来,热情的目光和话语中充满着关切。

看着一个个黝黑的脸庞,任书记对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几个月如一日地坚持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赞扬。他鼓励同志们再接再厉,为我院地质找矿工作再立新功。大家对任书记等在工作、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关爱表示由衷的感谢,对地质具体工作、野外安全防范等工作提出的要求作了认真记录,对新修订的绩效考核办法原则上表示欢迎,就部分细节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决心不负众望干好本职工作。